吉林省作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学采风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响应中宣部“打深井接地气”的号召,11月11日至13日,省作协散文委员会举行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赴辽源采风活动。省作协主席张未民、省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赵培光以及任林举、格致、陈晓雷、迟建边、东珠、丁利、龚保华、纪洪平、冯堤、曲静、尚书华、于德北、张帆、张咏霖、周云戈等众多散文名家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次活动的目的地——辽源,位于我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带。辽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东辽河的发源地,文明历程远溯青铜器时代,同时,它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典型范例,实现着由资源枯竭到再创新产业的华丽转身。

    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中,在辽源市文联副主席孙伟、辽源市作协主席王德林等引导、陪同下,采风团先后参观采访了辽源地区历史遗迹和现代工业园区建设,深入到生产的第一线、生活的最深处,去感知岁月留给辽源的文化记忆,去触摸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

    倾听历史深处的回声

    11月11日清晨,雪满山川,寒气袭人。在省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赵培光带领下,采风团向辽源出发。

    采风团走访的第一站是侵华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在辽源遗留下的重要印记。1944年12月1日到1945年8月24日,侵华日军曾在这里秘密关押了美国陆军中将温莱特、英军陆军中将阿瑟·珀西瓦尔等来自多个国家的盟军高级军政要员及其随从人员共34人。它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所高级盟军战俘营遗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罪行的铁证,也是中国军队和盟国军队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的见证。

    参观战俘营旧址,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当作家们踏入这片旧址时,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慢慢地、细细地打量着这里的一切。当年的战俘营如今只遗留下一排小平房,温莱特、珀西瓦尔等高级将领就是在这里被囚禁、折磨。走过那一间间阴冷的牢房,抚摸那一块块被风雨侵蚀的墙砖,作家们一个个神色凝重,慨叹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然而,这场与历史的对话才刚刚拉开序幕。在随后的辽源矿工墓参观采访中,作家们的心灵再次被沉重的历史“击中”。辽源矿工墓过去被称为“方家坟”“万人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为扩张侵略,将沾满鲜血的魔爪伸进了辽源煤矿,对苦难的矿工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制造了一处处“万人坑”,辽源矿工墓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处。

    八处尸骨陈列馆、一处炼人炉遗址以及牛世清工票、劳工证、《西安矿业十年史》等沾满民族血泪的文物,每一处都让作家们心头发紧。作家们踩着冰雪拾阶而上,瞻仰凭吊死难的矿工,进行这场与历史的艰难对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省作协主席张未民由衷地感怀:“辽源的煤是用鲜血染成的!”他希望作家们认真思考,用心体会,写好辽源。而辽源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家王德林已经开始了行动,他正在创作长篇散文《黑色记忆》,要用文字将日军侵华期间辽源煤矿背后的血与泪呈现给世人。

    辽源历史上有光辉灿烂的文化,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龙首山发掘出土的石棺墓等大量文物表明,战国时期这里的人类活动十分活跃。进入高句丽时期和明朝中晚期后,辽源文化非常繁荣,在清代甚至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乾隆皇帝到此狩猎。作家们在辽源市博物馆中,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古老与文明。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任林举深有感触:“以前有时认为吉林没什么好看的,但此行让我们发现,我们这个地域有着这么丰厚的历史和人文积淀!”

    探寻转型发展的足迹

    11月12日一早,天上又飘起了小雪。这一天,作家们要参观辽源现代工业园区,对辽源如何摆脱资源枯竭困境、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全面转型进行“探秘”。

    文化产业是近年来兴起的朝阳产业,辽源的转型中少不了文化产业的身影,东霖·一鸣就是其中的代表。走进东霖·一鸣旗下的草编文化创意园,作家们被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所吸引,这些工艺品都是用玉米叶、乌拉草等东北本地草本植物纯手工编制而成。作家们一边赞叹着草编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一边亲手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赵培光、任林举、陈晓雷、龚保华、张帆等作家纷纷围坐在手工桌前,你拿一片玉米叶子,我拿几根草绳,各自忙活起来。不一会儿,这些妙笔生花的作家们手底下也“生”出了一朵朵“鲜花”……

    走辽源,看辽源,辽源新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理念给作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东霖草编低碳环保,利源精制走的是自主研发创新之路,辽源袜业则是“互联网+市场”运作模式……“辽源是一片发展的热土,有很多值得挖掘的题材,希望大家能写好辽源。”省作协主席张未民提出希望。

    叩问散文创作的初心

    辽源之行让作家们感触良多。作家东珠在采风笔记中写道:“我向工人询问制袜的原材料来自哪里,答复是棉花全部来自新疆。工人解释说棉花在生长期如果让它渴一点,也就是雨水欠一点,棉花的质量会更好,出材率也会更高。因此,新疆产的棉花就成为首选。这让我联系到我们的创作,如果在创作上像棉花那样,让自己渴一点,即精神上渴一点、情感上渴一点、物质上渴一点,文章的质感会有一个突破性的提升。”

    作家任林举说:“下基层,接地气,走出自己熟视无睹的生活圈子,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激发创作灵感,开掘出不竭的创作源泉!”

    论坛上,作家们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诚恳地表达了对散文创作的认识。被誉为新散文代表的女作家格致谈到“生活与创作的问题”。她认为作家在熟悉的环境中,触角是疲惫的,应该深入异地去生活,这样会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近年来她以乌拉街为核心创作的一系列散文作品,就是从吉林市搬到乌拉街生活的所得。作家张帆则认为:“无论如何,写你最熟悉的生活,最初的生命感悟,是高明举措。形式可以散,边界可以模糊,意境不能散!”作家陈晓雷从自己的创作总结中抽离出这样的观点:“好的散文应该考虑读者的感受。同时,散文也是优美个性化语言的再现,所以散文创作需要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

    归来时,暮色四合。极目远眺,初冬的吉林大地静谧而深沉,在那广袤的田野尽头,在那如黛的远山深处,似乎都潜藏着无尽的哲思与诗意,令作家们思绪摇曳,歌之咏之。他们将用自己的笔写好散文、写好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