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之旅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西周至唐朝,前后经历十三个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一块古老的土地,前人曾镌刻了无数的辉煌。一直以来我对西安的了解只是耳闻,在电视上或者书中了解一些。有幸在2012年的春天,我来到了西安。

    到了西安,少不了要看看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

    5月16日早晨,我们参观了秦始皇陵---秦朝始皇帝嬴政的陵园。这座陵园位于西安临潼的骊山北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8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园。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

    我们跟随导游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几个俑坑,亲眼目睹了各种形态的兵马俑,俑坑之大,俑的数量之多,让前来参观的人们不得不为之感到震撼。一号坑整理出了一大半,一个个步兵站得整整齐齐,手握兵器,俨然一副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开赴前线的样子。这些泥人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非常逼真,就是现在的电脑制作也不过如此,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技艺的高超。用他们的一双巧手铸就了一份庞大的杰作,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无价的遗产,更能通过它去了解当时朝代的统治力。听着导游讲解,跟随人流来到二号坑旁,这是新挖掘的坑道,工人们正用专用的工具在清理新挖出的车马上的泥土,由于年代久远,车马已经不完整,工匠们把脱落的车轮尽力恢复原状,导游告诉大家这是车马坑,也就是驾战车作战的部队。相当于现在的机械化部队。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无从考证他说的是真是假,只见闪光灯不断闪烁,人们找着适当的角度拍照,咔咔声不绝于耳。这时,导游大声说:“这里不许拍照!请大家遵守规则!”于是大家放下照相机,随着导游来到了三号坑。这个坑的兵俑与一号坑的截然不同,一看就是高级军官。因为这些军官的穿戴与士兵的大相径庭:头上戴着官帽,身上铠甲十分精致,身披战袍,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由此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上下级之间的区别。所有的兵马俑现在全身灰黑,听导游介绍,刚发掘出来的时候都是彩色的,更加栩栩如生,接触空气之后,全都氧化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失去了兵马俑原本的神韵。

    还有很多没开发出来的坑道,多么希望再来的时候能看到用高科技把新挖掘出来的兵马俑保持原来的形态色彩,把中华伟大的历史文化展示给世人,让世界各国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

    远望骊山宛如一匹骏马,故而得其名。骊山温泉喷涌,山势逶迤,树木葱茏,风景秀丽多姿,是古代帝王游乐宝地。不只是秦始皇把陵墓建在了骊山脚下,就连唐玄宗也把他和杨贵妃的寝宫建在了这风景怡人的骊山脚下。站在骊山上可以看到华清池的全貌。一潭清水中央一块四四方方的平台。平台上有许多图案,雕龙画凤,可以想象当时的美艳佳人在那平台上载歌载舞,是何等地美艳动人?正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所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说到华清池,也曾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

    于是,我们跟随导游来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长生殿。只可惜现在的长生殿已是荒草凄凄,没有一点当年富丽堂皇的影子,只留下一段凄婉的故事。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短短几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便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描绘得惟妙惟肖。

    人们的思绪跟随导游追溯到唐朝杨贵妃时代,也正是杨贵妃在此创建了留传至今的梨园,我们在导游的讲解中观看了当时唐玄宗和杨贵妃专用的温泉浴坑……大家来到一排廊房前,导游提高了嗓门说:“这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曾经用过的办公室和卧室”,只见墙上和玻璃上还残留着当年被士兵开枪击打过的弹孔,因为房门紧锁,不允许游客进去,我们只能站在窗外仔细往屋里看。室内并不十分华丽,不算宽大的房间有序地摆着各种生活用品,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顺着向上的台阶,来到一块大石前,导游告诉我们:“这块石头就是蒋介石跳窗逃走时藏身的地方。”看着那块冰冷的石头,我深有感触,蒋介石落到如此地步,不正是脱离人民群众的下场吗?

    原来,西安事变前,蒋介石也曾经住在这里。来到骊山的人们,对捉蒋亭都十分感兴趣。那道夹缝又高又陡,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掉入前面的悬崖,真不知老蒋当年在那月黑风高的夜晚是怎样躲进这夹缝的。人们议论着,想象着当时的场景,甚至还有人模仿着老蒋的样子钻进夹缝,再现当时的场面,所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两个小时的观赏行程很快结束了,导游招呼大家坐着大巴来到西安古城墙,站在古城墙上,极目远眺,随处都有古迹斑斑的建筑,真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历史古城。

    西安,走近它,我们既为历史遗存的完美博大所震撼,又为现代建设的勃勃生机所感叹。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巧夺天工的劳动技艺,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更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这次来到西安,了解了历史,增长了见识,真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