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泉酿得酒一坛
著名作家张炜曾经这样谈写作:“没有飞扬的想象,没有激越的心灵,哪里有艺术的酿造?从现实到艺术是一个心灵酿造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没有将现实生活当做酿酒的粮食,这种‘现实’对写作者也就失去了意义。”诚如斯言,有品质的文学作品,都带有浓郁的生活醇香、带有质朴而纯净的生活质地的。梅河口作家郭绍泉兄的散文集《旅踪留痕》就是这样一部由朴素生活兼以清冽心泉酿造而成的一坛酒——且是一坛陈年老酒,让人初品之下有些熏熏然,细品之后后劲绵长欲罢不能了。
和时下那些所谓时尚美文抑或是心灵鸡汤类的文字相比而言,郭绍泉兄的散文和他为人一样,质朴而真诚,甚至有些朴拙的意味。他的文字,也正像乡野村酿一般,一步步都是按着酿酒程序走,没有一点偷工减料的地方。也恰恰是因为他写作的态度认真,行文质朴,稳扎稳打,才使得他一篇篇精心雕刻的文字让人入目入脑入心,有着无穷的回味。
这本名为《旅踪留痕》的散文,刚一入手,以为是本游记美文类的集子。及至开卷,才知道直觉错了。书中游记的确占了不小的比例,并且写得也都很精彩,但这些游记仅仅是半壁江山。而另一半的文字,则是人生写实性质的叙事散文,当然,这些文字也可以看做另一种“游记”——人在旅途走笔记事。其实,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何尝不是一次次旅游?而一次次专门的旅游,哪一次不是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呢?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散文集的名字,倒也算是贴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了。
不管是《工作第一站》中当简报“主编”,还是《难以割舍的职业》——书店工作人员,或者是奔波千里的《辽西卖粮记》,再到后来的远赴沿海地区招商引资,赢得《梧桐枝繁引凤来》……都能看出作家不论在哪个岗位,都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都坚守自己的人生态度:诚实守信、积极向上、乐天达观。同时,作者贴着生活描摹的朴素叙事,让我们看到作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你看,纸上耕耘,他深深地体会到了《爬格子的苦与乐》,在对文字的挚爱中演绎出一段段《咬文嚼字咬出情谊》的佳话;在“双拥”共建单位的交往中,把《绿色情结》牢牢地植入自己的生命;在党旗阔步前行时,他肩担重任《愿为组织输鲜血》;在澎湃的火热生活里,浓郁的《音乐情怀》始终没有放弃;而日新月异的生活变迁,我们也读出作家的喜悦与感概:《电话情缘》《铁路情长》《飞机情迷》《家电情真》《简报情真》……只看题目,就能知道时代在郭绍泉先生心中,是激荡怎样欣喜的浪花!当然,细细品读这些题目之下的文字,精到的叙述、质朴的语言、带着对生活热爱的真情,生动有趣而颇有深意的故事,更是让读者如花饮露怡然陶醉。
《菜根谭》中有这样几句话:“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珮;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而郭绍泉先生的写作实践告诉我们:不仅仅是人情练达能出妙思佳作,行万里路也更易激发出神来之笔。从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得出来,郭绍泉先生不但具有很好的文学素养,而且还是一位喜欢旅游的人。从他的文字可以知道,他去过不少地方,写过不少游记,每一篇都是可圈可点。
如《诗情画意张家界》《丽水金沙我的梦》《九转黄河一壶收》等游记作品,笔触细腻,写景生动传神,抒情则情真意切,有时也说理,则入木三分入情入理,让人信服。最为称道的是,郭绍泉先生的游记,并不是单纯地游之后的行踪记录,而是心游之后抒发出的无比真情。
《孤旅走新疆》虽然看似以日记形式简单记录的新疆行程,可每一天的行程中,都有着作家充满情趣的遭遇和独特的心灵感受,以及深刻的述说与感悟。一般的游记多以写景为主,而郭绍泉先生的游记,景色与真情交融,人物与景致相映生辉。热爱音乐的业余喜好,让作家结识了“他乡新歌友”,一张普普通通的歌片成为旅途友谊桥;也还是歌声为媒,让作家在公园与花甲歌者攀谈甚欢,不仅仅互留地址相约为万里歌友,对方还以“午餐的两个馒头”相赠,让原本孤单的旅途顿时丰富多彩起来。
别人去庐山,多写瀑布。而郭绍泉先生却角度独特创新,从三叠泉入笔,写出了匡庐丽景;水乡周庄在郭绍泉先生的眼中也与他人不同:“周庄的美,就在于她与现代喧嚣的远离,与人们每日眼见纷乱的差异。”随后,笔锋轻轻一抖,一段如江南女子的喃喃细语跃然纸上:“即使只是江南一个普通村里,也如一个独自消长的梦,在被流失前被人们挽住了印迹。如果说周庄著名的万山蹄让我咀嚼它的佳肴美味,那么古镇小巧精致、民风淳朴,古韵盎然,则让我回味无穷流连忘返。”看,语言恬淡雅致的抒写,使得一幅幅美景,如水墨丹青从笔下飘然而出。
《塞上胜景沙坡头》《高原秘境坎布拉》……等等诸多篇什,角度都是脱俗出新,语言也是充满了生活情趣,一点也没有故作姿态的高深模样,让读者不仅读得进去,还读得快乐欢喜,仿佛在作家的导游下身临其境神游了一番。
郭绍泉先生在这本《旅踪留痕》的后记中说是:“把那些陈年旧事、游历过的山川见闻,一篇篇构思,又一篇篇敲出来。”
陈年旧事一坛酒,山河游历半壶茶。
都说,酒醉人,茶醒脑。
那么,在这样美酒与佳茗共同营造的文字时空里,到底是醉还是醒?
哈哈,谁读谁知道。
(曹景常,笔名庄稼汉。1968年7月生于河北省东光县。吉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长春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长春市文学社团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新诗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科普作协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特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