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华书店
小时候,我以为新华书店就是卖新华字典的地方。父亲收藏的小人书完全可以满足我的阅读需求,所以我几乎没去书店“逛”过。
初中以后,慢慢知道了,新华书店还卖书呢,许许多多的,我想看而没有的书都在那里,当时特别羡慕书店的售货员,能看多少好书啊?甚至他们脸上那种因在国营单位上班而特有的骄傲的表情,我都偷摸模仿过,但时间、经济条件有限,我去的很少,去也大多是为了闻味儿,一翻书就散发出来的味儿,使劲儿使劲儿吸,后来人们常说的“书香”,不知指的是不是这个味道,这也是我不看电子书籍的原因吧。
参加工作以后,正是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时期,小城的个体书店突然风生水起,街道、小巷,尤其是学校附近,到处都有,以卖各种学习资料为主,新华书店,就像被抛弃的贵妇一样,端着,绷着,骄傲着,却也门庭冷落,孤单落寞着。突然有一天,还是少先队辅导员的我,参加了一个会,会上发了一个新华书店一年的活动计划,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仔细一看,是讲故事比赛、书法绘画比赛、作文大赛、玩具拼接大赛还有各种节日活动等等,几乎每周都有。新华书店不好好卖书,搞这个干吗?但转念一想,有人给提供场地,提供奖品,又有和其他学校孩子竞争的平台,组织组织也成哈?于是有个叫刘丹的工作人员,成了学校和书店的联络人。之所以提到她,是因为我们很投缘,她是个干练优雅的女子,还没处够,她就调走了,有些缘分就是这样,不给你珍惜的机会。刘丹会定期发邮件给我,写明详细的活动方案,我就带着孩子们一次次走近那个叫新华书店的地方。
它新了,增加了阅读区域,儿童读物和时尚书籍,实行了会员制,开始卖学习资料了,还有一些益智玩具、文具和收藏品陈列,这是开始走向市场的节奏啊。它活了,每次活动都有不少家长去给孩子拍照摄像助威,比赛结束还要在里面转转泡泡,临走再带上几本孩子大人喜欢的,呀,我终于明白书店的初衷了,不禁为它的决策者点赞。但它古老的风韵一直还在,精美的书,喜欢的味儿,工作人员的表情,引领文化前沿的氛围......都在。生存与坚守,它在蜕变中有了新的魅力吸引我,我便常去那里,在那遇到一些书,结识一些人。虽然近几年,我离开家乡,几乎没在书店买过书,却还保留着梅河口市新华书店的会员卡。去年夏天,回家乡与老友相聚,偶遇新华书店前任经理雒大姐,她的精气神儿让人甚是喜欢,于是加为好友,互动频繁,后来仔细盘算了一下时间,好像书店活了,就是她在的时候。缘分不?
不知道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古老的新华书店是否又将面临新的挑战?他们又会怎样去破解?不过我相信,它一定能行。